前不久,喜獲大胖小子的王先生發現寶寶耳朵跟自己一樣是“精靈耳”,不像正常耳朵邊緣向內卷曲有個自然弧度,于是便帶上寶寶到麗水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咨詢。 “幸好發現及時,通過佩戴耳廓矯形器,用物理方法就可以矯正了!”陳紹芬幫小寶寶帶上了矯形器,六周左右,耳朵就矯形成功了。王先生夫婦很高興。 招風耳、精靈耳、杯狀耳……新生兒中,這些耳朵都屬于耳廓畸形。今年以來,麗水市婦幼保健院已為20多名耳朵異常的小寶寶成功實施了無創耳廓矯形。 什么是耳廓畸形? 
▲正常的耳廓結構 對于新生寶寶而言,結構齊全、形狀規整的耳廓才是正常的。但很多新生兒由于遺傳原因,或者在媽媽體內生長發育時,受媽媽內分泌影響,或者出生時經過產道擠壓,致小耳朵結構不完美。這時,新手爸媽就要提高警惕,寶寶可能出現了耳廓畸形。據統計,中國新生兒中,耳廓畸形的發生率為55.2%-57.5%。
耳廓畸形主要分為形態畸形和結構畸形,比如,我們常見的招風耳、環縮耳、精靈耳、耳輪畸形就是常見的形態畸形。 不少心大的家長會認為,耳廓形態畸形只是看上去不好看,并不影響聽力,自己在家捏一捏就會長好。
陳紹芬醫生提醒,先天性耳廓形態畸形在新生兒期間(出生后≤28天)只有約30%在出生后5-7天可恢復正常,大部分仍需外界干預。而耳廓形態畸形,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,矯正成功率與周期也有所不同,若不能在出生后早期進行矯正, 即出生6個月以上的寶寶,基本很難再通過無創、無痛的物理牽引方式矯正,只能等到5-6歲以后通過手術治療。因此,耳廓矯正的黃金治療期為寶寶出生后的前6周。  
目前,醫院開展的“耳廓形態畸形無創矯正” ,是通過佩戴耳廓矯形器,讓耳軟骨自行按正確方式延展生長。矯形一段時間,新生兒耳軟骨硬度增加,已經矯正的耳形也固定下來,無創、無痛,也不容易反彈,其費用也遠遠低于手術矯正費用。
醫生提醒家長們,如果發現新生兒耳廓異常,一定要盡早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矯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