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1月29日上午,在麗水市第三屆強村公司大比拼活動中,紫金街道《開好“多彩紫金號”共富列車 跑出革命老區共富先行示范區紫金加速度》以全場最高分的好成績榮獲全市第一,獲得70萬元的獎金和1000萬元的授信額度。
獲此佳績
紫金街道都有哪些“秘密武器”
讓我們一起來看下
ⅴ
“一座棚”從“靠天吃飯”到“旱澇保收”

為破解傳統楊梅種植困局,紫金街道強村公司牽頭,實施山區避雨栽培設施楊梅大棚項目,精準營造楊梅生長的最佳條件,實現楊梅畝產值從1萬元暴漲為6萬元,村集體經濟年收益分紅33萬元,帶動120位村民,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?;I集資金2400余萬元,聯合區級強村公司搭建智能楊梅大棚200畝,讓楊梅一躍蝶變成帶動紫金東部山區發展的“致富果”,真正實現高經濟效益。
“一艘艇”讓“美麗風景”變成“美麗錢景”

南明湖蓄水后,開潭村黨支部書記陳偉龍立志要讓這湖水成為強村富民的“發動機”。2021年陳偉龍聯合強村公司租用民房,修整岸上訓練場地,試水“皮劃艇經濟”,僅當年就帶來40余萬元的收入。在將水生態保護融于村民日常的同時,紫金街道加快招商引資,在今年蓮都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,“麗水之眼”項目正式落地開潭,真正做活“水岸經濟”。
“一道閘”實現老舊開放小區“封閉式管理”

紫金街道涵蓋城鄉,為了提升現代社區居民幸福指數,紫金街道強村公司與品牌物業牽手,率先成立了全市首個強村物業公司,以黨建聯建方式統籌推進“開轉封”各項工作,試行“無物業小區清零”行動,實現現代社區的“有效治理”。投資4100萬元用于怡景花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,積極參與文化長廊、垃圾分類站房建設,落實“文興麗水、挺進共富”工程,合力打造市區首個改造型智慧未來社區。
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
因地制宜謀劃本土特色增收項目
奮力跑出共同富裕紫金加速度
來源:蓮都發布 通訊員 葉紫荊 雷陸